导航
短信预约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动态提醒 立即预约

请输入下面的图形验证码

提交验证

短信预约提醒成功

2019年普通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前冲刺题及试题解析(5)

环球网校·2019-04-24 16:06:21浏览76 收藏38
摘要 2019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将在5月25日开考,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。这个阶段是集中提分的关键时段。本文为环球网校外科主治医师考试频道分享的“2019年普通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前冲刺题及试题解析(2)”,希望你能有所收获。

相关推荐2019年普通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前冲刺模拟试题汇总

一、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、B、C、D、E五个备选答案。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,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。

1.引起门静脉高压症的最常见原因是

A.肝炎后肝硬化

B.血吸虫性肝硬化

C.胆汁性肝硬化

D.先天性门静脉狭窄

E.肝包虫病

答案:A 题解:识记。肝前、肝脏、肝后因素均有可能。

2.内痔的早期临床表现为

A.黏液血便

B.便后脱垂

C.无痛性、间歇性便后出血

D.肛门疼痛

E.肛门抓痒

答案:C 题解:排便后少量鲜血滴出,无痛,便后出血自行停止,近半年来偶有肿块状物自肛门脱出,为典型的临床表现。

3.怀疑肛管直肠肿瘤,最简单而重要的检查是

A.直肠指诊

B.乙状结肠镜检查

C.直肠镜检查

D.X线气钡灌肠

E.B型超声检查

答案:A 题解:直肠指诊是简单而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,对及早发现肛管、直肠癌意义重大。通过直肠指诊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病变如痔、肛瘘、息肉等,也可使不少早期直肠癌得到确诊。

4.诊断原发性肝癌主要靠 A.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

B.有脂肪肝病史

C.肝功能检查

D.甲胎蛋白升高+B超检查

E.肝脏肿大伴压痛

答案:D 题解:1、甲胎蛋白(AFP)测定:对诊断肝细胞癌有相对的专一性。2、B超:首选的检查方法,先进的B超机已能检出直径为1~2cm的小肝癌。3、CT或磁共振成像:诊断价值与B型超声相仿,但费用昂贵。4、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:能查出直径1cm富于血管的肿瘤,对小肝癌的定位诊断最有价值。

5.关于细菌性肝脓肿,下列哪项叙述正确

A.大部分是胆源性肝脓肿

B.致病菌多为G+球菌

C.脓液多为棕褐色,涂片可能无细菌

D.多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所致

E.手术引流是唯一有效的方法

答案:A 题解:鉴别诊断:阿米巴肝脓肿诊断:阿米巴性肝脓肿,为肠内阿米巴原虫从结肠溃疡侵入门静脉所属分支而进入肝内所致,是肠道阿米巴感染的并发症,脓肿多为单发。其诊断要点为:多有阿米巴痢疾史;起病慢,病程长,中毒症状较轻;肝肿大伴压痛;发热较低,白细胞数不升高;X线检查显示右膈升高、运动受限;B超检查发现肝内囊性占位灶;诊断性肝穿刺可抽出咖啡色脓液。

6.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最主要的目的是

A.减轻肝性脑病

B.纠正血小板减少

C.预防腹水并发感染

D.防治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

E.治疗顽固性腹水

答案:D 题解:无严重并发症的门静脉高压症,由内科治疗。外科治疗的重点是抢救和防止上消化道大出血、消除巨脾和脾功能亢进。 A.大便常规化验

B.钡剂灌肠检查

C.直肠指检

D.乙状结肠镜检

E.粪便潜血试验

答案:C 题解:直肠指检: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。80%的病人可用手指扪到肿瘤。如触及肿块,应注意肿块的部位、形态、大小、范围及指套上有无粘液、脓血等。

8.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最常见原因是

A.胆道化脓性感染

B.坏疽性阑尾炎

C.开放性肝损伤

D.右侧膈下脓肿

E.肝包虫病

答案:A 题解:细菌性肝脓肿病原菌多为大肠杆菌、厌氧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。细菌主要从肠道经胆道上行感染,如胆石症、胆道蛔虫病并发化脓性胆管炎而侵入肝脏,其他有全身化脓性感染经肝动脉、肠道细菌经门静脉侵入肝脏,或由肝开放性损伤引起。细菌性肝脓肿以多房性脓肿居多,金葡菌感染的脓肿壁较厚。

9.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,最有效的常用方法是

A.应用止血药

B.立即输血

C.静脉点滴垂体后叶素

D.用三腔两囊管压迫

E.局部注射硬化剂

答案:D 题解:非手术疗法适用于肝功能差的病人,也可作为术前准备。主要措施有卧床休息、禁食、保肝、补液、止血剂应用和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。用三腔两囊管压迫胃底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,临时止血效果好。使用时应每隔12小时,放松10分钟,放置时间一般为3~5日。三腔两囊管使用不当可发生食管、胃底粘膜压迫坏死、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。

10.细菌性肝脓肿不应有 A.胆道化脓性感染史

B.阿米巴原虫感染史

C.全身化脓性感染史

D.肝肿大伴疼痛

E.可见右膈升高、运动受限

答案:B 题解:细菌性肝脓肿诊断:多有胆道化脓性感染和全身化脓性感染病史;起病急,中毒症状重(寒战高热、出冷汗、脉搏细速、乏力等);肝区疼痛,肝肿大伴压痛;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高;X线检查显示右膈升高,运动受限;B超可显像和定位;条件允许,做诊断性穿刺,标本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。

二、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,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考题。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,在每题下面的A、B、C、D、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,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。

男性,56岁,右上腹胀痛3个月伴黄疸半月余。体检:肝肋下3cm,剑突下4cm,质硬,移动性浊音(+)

(11~13共用题干)

11.最可能的诊断为

A.晚期肝癌

B.肝硬化

C.细菌性肝脓肿

D.胆总管结石

E.肝炎

确答案:A 题解:中年以上,尤其是男性病人,有肝硬化或慢性肝炎史,出现持续性肝区痛,进行性肝肿大,应考虑肝癌的可能。

12.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

A.乙肝五项检查

B.腹X片

C.肝功能检查

D.甲胎蛋白升高+B超检查

E.CT检查

答案:D 题解:1、甲胎蛋白(AFP)测定:对诊断肝细胞癌有相对的专一性。有多种测定方法,如AFP对流免疫电泳法持续阳性或定量〉400ug/L,并能排除其他病因,应考虑为肝细胞癌,进一步作定位诊断。2、B超:首选的检查方法,先进的B超机已能检出直径为1~2cm的小肝癌。3、CT或磁共振成像:诊断价值与B型超声相仿,但费用昂贵。4、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检查:能查出直径1cm富于血管的肿瘤,对小肝癌的定位诊断最有价值。

13.有助于确诊的检查是

A.B超

B.腹部CT

C.X线检查

D.肝功能检查

E.肝穿刺针刺细胞等检查

答案:E 题解:癌症的确诊一般都需要病理诊断。

女,60岁,排便习惯改变半年,大便次数增多,有时带脓性粘液,偶尔混有血液,便后不适

(14~16共用题干)

14.最可能的诊断是

A.直肠癌

B.直肠息肉

C.肛瘘

D.内痔

E.肛裂

答案:A 题解:凡成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大便习惯(次数和性状)改变,特别是发现粘液血便,均应考虑有无直肠癌可能。

15.确诊依靠的检查是

A.大便常规化验

B.钡剂灌肠检查

C.直肠指检

D.乙状结肠镜取活组织病理检查

E.粪便潜血试验

答案:D 题解:直肠指检: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。80%的病人可用手指扪到肿瘤。如触及肿块,应注意肿块的部位、形态、大小、范围及指套上有无粘液、脓血等。内窥镜检查:对所有大便隐血阳性找不到原因,而指检触及肿块的病人,均应做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,并可取肿瘤组织作病理检查以确诊。X线钡剂灌肠:可排出结肠多发癌和息肉病。实验室检查:对中老年病人,大便隐血实验可作为直肠癌的筛选检查。CEA检查对诊断治疗预后均有重要意义。

16.该患者进行直肠癌手术能否保留肛门主要取决于

A.肿瘤距肛门缘的距离

B.患者的性别、年龄

C.患者胖瘦

D.肿瘤的大小

E.肿瘤占据直肠的周径比

答案:A 题解:根治性手术:是直肠癌的主要的治疗方法。其术式选择应根据肿瘤的部位、大小、活动度及术前排便的控制能力等而定。低位直肠癌(即癌肿下缘距肛门口5厘米以内)需经腹会阴切口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(Miles手术),并在左下腹作乙状结肠造口(永久性人工肛门)。癌肿距肛门口5厘米以上的中、高位直肠癌,应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,尽量争取保留肛门,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。

三、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,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、B、C、D、E五个备选答案。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,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。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、多次或不被选择。

(17~21题共用备选答案)

A.肘膝位

B.左侧卧位

C.截石位

D.蹲位

E.弯腰前俯位

17.主要用于检查内痔、脱肛和直肠息肉等体位: 答案:D

18.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: 答案:E

19.检查肛管最常用的体位:

答案:A 题解:肘膝位:又称胸膝位。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,两前臂屈曲于胸前,头部及前胸部垫枕,臀部抬高,两膝略分开。是检查肛管最常用的体位。左侧卧位:病人左侧卧,左下肢略屈,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。适用于身体较弱的病人。截石位:病人仰卧于专门的检查床上,双下肢抬高并外展,屈髋屈膝。为直肠肛管手术时常采用的体位。蹲位:病人下蹲排大便姿势,用于检查内痔、脱肛和直肠息肉等。弯腰前俯位:双下肢略分开站立,身体前倾,双手扶于支撑物上,该方法是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。

20.适用于身体较弱的病人:

答案:B 题解:肘膝位:又称胸膝位。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,两前臂屈曲于胸前,头部及前胸部垫枕,臀部抬高,两膝略分开。是检查肛管最常用的体位。左侧卧位:病人左侧卧,左下肢略屈,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。适用于身体较弱的病人。截石位:病人仰卧于专门的检查床上,双下肢抬高并外展,屈髋屈膝。为直肠肛管手术时常采用的体位。蹲位:病人下蹲排大便姿势,用于检查内痔、脱肛和直肠息肉等。弯腰前俯位:双下肢略分开站立,身体前倾,双手扶于支撑物上,该方法是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。

21.直肠肛管手术时常采用的体位:

答案:C 题解:肘膝位:又称胸膝位。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,两前臂屈曲于胸前,头部及前胸部垫枕,臀部抬高,两膝略分开。是检查肛管最常用的体位。左侧卧位:病人左侧卧,左下肢略屈,右下肢屈曲贴近腹部。适用于身体较弱的病人。截石位:病人仰卧于专门的检查床上,双下肢抬高并外展,屈髋屈膝。为直肠肛管手术时常采用的体位。蹲位:病人下蹲排大便姿势,用于检查内痔、脱肛和直肠息肉等。弯腰前俯位:双下肢略分开站立,身体前倾,双手扶于支撑物上,该方法是肛门视诊最常用体位。

(22~25题共用备选答案)

A.肛门周围脓肿

B.肛裂

C.骨盆直肠窝脓肿

D.坐骨直肠窝脓肿

E.肛瘘

22.局部持续性跳痛,排便时加重,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最可能是:

答案:A 题解:重点识记

23.局部从持续性胀痛而逐渐加重为显著跳痛,全身感染症状较重最可能是:(22~25题共用备选答案)

A.肛门周围脓肿

B.肛裂

C.骨盆直肠窝脓肿

D.坐骨直肠窝脓肿

E.肛瘘

24.局部症状体征不明显,全身感染症状很重最可能是: 答案:C 题解:重点识记

25.疼痛、便秘和出血最可能是: 答案:B

以上内容就是环球网校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频道分享的《2019年普通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考前冲刺题及试题解析(5)》。更多考试精华复习资料,点击下方按钮可免费下载!

展开剩余
资料下载
历年真题
精选课程
老师直播

注册电脑版

版权所有©环球网校All Rights Reserved